哄抬物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如何界定?

2024-11-13 法律百科 72 辩博网
选择读文语音:

哄抬物价是指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手段故意推高商品或服务价格的行为,以牟取非法利益,这一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满,特别是在紧急时期如疫情期间更为明显和危害巨大。

哄抬物价的法律后果

1、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相关规定,哄抬物价的经营者将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刑事责任:在疫情防控期间或其他特殊时期,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何界定哄抬物价

1、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经营者故意制造并传播商品即将涨价的虚假信息,导致消费者恐慌性购买,从而推高市场价格。

2、生产成本未变大幅提价:在生产成本和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而大幅度提高商品价格,某药店将进价为200元一盒的口罩大幅提价到850元一盒对外销售,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300万元。

哄抬物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如何界定?-辩博网
(图源于网络,仅用于参考学习,若侵必删)

3、囤积居奇致价格大涨:经营者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波动大的商品,致使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4、特定时期带头涨价:在应对突发事件如疫情等特殊时期,某些经营者率先大幅度提高商品价格,带动其他商家跟风涨价。

哄抬物价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声明:辩博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邮箱845981614@qq.com处理!
广告位招租:845981614
横幅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