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1、财政支持:
- 国家通过各级财政提供专项资金,直接补贴合作社或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技术引进等。
- 对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用电、用水给予优惠,降低生产成本。
- 对合作社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合作社向农户收购的农产品按规定免征或减征增值税,减轻税收负担。
2、金融扶持:

- 鼓励金融机构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政府可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 支持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在符合规定前提下可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缓解融资难题。
3、用地保障:
- 合作社兴办规模化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用地,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的,优先安排用地计划,依法简化用地审批手续。
4、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
- 政府组织培训提升合作社成员经营管理和技术技能水平,如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
- 鼓励科研人员到合作社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5、市场开拓:
- 政府支持合作社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帮助拓展销售渠道。
- 推动电商平台与合作社对接,开展网络营销,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6、示范带动:
- 评选表彰一批示范合作社,树立典型,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合作社发展。
加入方法
1、了解合作社信息:
- 可通过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官方网站、农业信息平台、合作社联合会等渠道获取合作社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主要业务范围、经营状况以及成员权益等内容,也可向当地的农业部门咨询,获取更详细的合作社名单和介绍资料。
2、提出申请:
- 联系心仪的合作社,表达加入意愿,合作社通常会提供入社申请表,需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以及个人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如种植面积、养殖规模、技术水平等。
- 可能还需要明确入社的方式,如以货币、实物、技术、知识产权等形式出资,或者提供劳务等。
3、资格审核:
- 合作社会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个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遵守合作社章程和规章制度、信用状况是否良好等,有的合作社要求申请人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或技术专长。
- 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股金或会费,股金数额根据合作社的规定而定,会费则一般用于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开支。
4、签订协议:
- 与合作社签订入社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议中会详细规定成员在合作社中享有的权利,如参与决策、享受盈余分配等,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遵守合作社的各项规定、执行合作社决议、按照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等。
5、登记注册:
- 合作社将新成员信息报备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关农业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登记后,成员将正式成为合作社的一员,享有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国家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涵盖了财政、金融、用地、人才技术、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而想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需要了解合作社信息、提出申请、经过资格审核、签订协议并完成登记注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