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规定主要包括《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这些规定明确了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及其对应的处罚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价格违法行为及处罚措施:
1、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以及法定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
-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2、除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的:
-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3、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的:
-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4、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
-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5、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6、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7、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的:
-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8、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的:
- 上述各项未作规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可以由价格主管部门认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为规避价格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企业和个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 深入了解《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合法与非法的价格行为界限。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2、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
- 制定合理的价格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设立专门的价格管理机构或岗位,负责监督和审核价格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3、加强价格自律:
- 自觉遵守市场价格秩序,不参与串通涨价、恶意囤积等违法行为。
- 诚信经营,明码标价,不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
4、保留相关证据:
- 在进行价格调整时,应保留相关证据,如成本核算、市场调研报告等,以备不时之需。
- 对于涉及价格违法行为的投诉或举报,应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调查中证明自己的清白。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建立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加强价格自律以及保留相关证据等措施来避免受到行政处罚,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管和监督力度,共同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