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解读与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意见解读
重要意义
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和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扩大党内民主:通过党务公开,可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党的宗旨:党务公开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加强党内监督:党务公开是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不断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基本原则
发扬民主、广泛参与: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
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结合自上而下的指导和自下而上的探索,保证公开的时效性和经常性。
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等相结合。
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公开内容和形式。
党组织决议和执行情况:包括党的思想建设情况、组织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建设情况等。
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涵盖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程序和方式
制定目录、实施公开: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简报等方式及时公开。
收集反馈、归档管理:建立健全例行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制度。
保障制度
例行公开制度:定期发布党务信息。
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党务公开的落实和效果。
考核评价制度: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主体:党的基层组织是本级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加强组织协调: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
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把握工作规律,拓宽工作思路。
2、实际实践
制定详细的党务公开方案:各基层组织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党务公开方案,明确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间。
建立党务公开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站、公众号等,建立党务公开平台,方便党员和群众了解党务信息。
加强培训和宣传: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务公开相关培训,提高其思想认识和操作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党务公开的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和支持率。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评价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党内民主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