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2011年1月28日启动房产税试点以来,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该试点旨在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以探索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1、:
- 上海房产税的征收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上海户籍购房者,另一类为非上海户籍购房者。
- 对于上海户籍家庭居民在本市新购且属于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人均超过60平方米的部分需缴纳房产税。
- 非本市户籍在上海购房的,需要按照每个平方一定的税收比例进行缴纳房产税。

2、效果评估:
- 从长期来看,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沪渝两地的房价在过去十年中仍持续上涨,尽管涨幅有所放缓,这主要是因为房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求关系、经济状况、政策环境等。
- 短期内,房产税可能对市场情绪和心理预期产生一定影响,在试点初期,上海和重庆的住宅成交量曾出现明显下降,但随后市场逐渐适应并恢复正常。
- 房产税对地方税收的贡献有限,虽然房产税为地方政府增加了一定的财政收入,但相对于整体税收规模而言,其贡献并不显著。
二、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调节市场供需:
- 房产税通过增加持有成本,对投资者和非刚需购房者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减少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房产税的实施也可能促使一部分人将手中的多套房产出售,增加市场上的二手房供应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供需矛盾。
2、引导合理消费:
- 房产税的实施有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避免盲目跟风购房。
- 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房产税的增加可能会促使他们更加谨慎地选择购房时机和房源,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
3、完善税收制度:
- 房产税作为财产税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税收体系,实现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 通过对房产征税,可以更好地反映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所有者的财富状况,为国家提供稳定可靠的税收来源。
上海房产税试点在调节市场供需、引导合理消费以及完善税收制度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也需要注意到,房产税并非万能之策,其实施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未来推进房产税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方案。